|
从“旁观者”跻身于中国木业龙头行列雄居中国木业第一时间:2024-03-20 15:10 广东恒青木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专业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是广东省投入生产复合新材料的高智能环保优质板材企业。公司以“诚信、创新、环保、共赢”的经营理念;为客户提供充足的资源、稳定的质量、优质的服务; ■陈金文 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思想创新、意识创新。 大雅木业能够在短短四年的时间里从“旁观者”跻身中国木业龙头行列,稳居中国木业第一。 正是由于观念和意识的创新。 2006年5月28日上午,位于福建省三明市金沙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大雅木业(福建)有限公司年产刨花板生产线正式投产。 450,000 立方米。 这条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的生产线打破了两项世界纪录:世界最高技术水平和世界最短建设工期。 消息传出后,很多人都震惊了:大雅人打破了世界纪录? ! 达雅从哪里来? 大亚科技集团总部位于江苏丹阳恒青板材,后迁至上海陆家嘴,2002年进入木业行业,但鲜为人知。 转眼四年过去了,“大雅木业”已迅速崛起为中国木业的领头羊,规模位居亚洲第一,多项经济、技术和工艺指标创造了中国木业的领先地位。中国乃至世界最好的。 有经济界和理论界人士评价:“大雅木业”的发展简直就是一个神话。 在人们津津乐道这个神话的同时,很多人也想知道:大亚木业为何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成为中国木业的龙头企业。 拥护思想者得天下,唯有领先意识者才能占据高端。 大亚成功的关键在于始终把思想创新、意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 思想创新:以科学决策为基础 以大亚集团董事长陈兴康为首的多名核心领导都是来自江西丹阳的干部。 改革的兴起、乡镇企业的崛起,把这些有文化、有追求、有管理能力、头脑灵活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 从1978年到1992年的15年间,他们以印刷包装行业起家,完成了原始积累,实现了业务量从零到亿元的跨越。 1992年至2002年的10年间,中国市场经济风起云涌。 大亚集团在这期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资金实力也相当雄厚。 它为卷烟、印刷和卷烟丝束提供铝箔。 成为全国第一。 但产业结构单一,导致大雅难以发展壮大,经营规模从未突破10亿元大关。 发展才是硬道理。 但大雅的发展路在何方? 从1996年开始,大亚尝试进入医药行业,并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然而,国有股转让突然叫停,大亚的尝试落空。 随后又试图进军食品行业,注册资金近亿元被转入对方账户。 但对方随意挪用注册资金的违规行为,让合作戛然而止。 1997年,大亚集团开始运营并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 当地政府要求建设一座年产5万立方米人造板的人造板厂,一家陷入困境的人造板厂与大亚捆绑挂牌。 转眼间,这家公司奇迹般地恢复了活力,因为欧元大幅升值,使得国内从欧洲进口地板的成本大幅上升,导致国内人造板企业活力骤然增强。 。 这一事件让大亚的决策层开始关注人造板市场。 大雅进军木业行业最重要的动机是陈兴康上世纪末出访欧洲时,对发达国家人造板企业对木材的充分利用和综合利用产生了深刻的认识和冲动。以及他随后对中国人造板市场的冷静思考。 。 放眼欧洲,到处都是秀山清水,遍地松树。 其森林覆盖率令人惊叹。 更令人惊讶的是欧洲人对人造板尤其是刨花板的偏爱。 陈兴康发现,森林采伐剩余物(枝、叉、树根)、制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次小薪材等可以制成人造板成都大亚板材,城市废木也可以制成刨花板。 因此,整个欧洲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可达80%。 人造板在欧洲发展迅速,因为其易加工性、易装饰性、各方面性能的一致性、抗弯性、吸水膨胀性均优于天然木材。 因此,欧洲发达国家的人均人造板使用量有所增加。 已达到2.5M3,广泛应用于地板、家具、橱柜、室内装饰,甚至钢琴、船舶、汽车…… 放眼中国的木材加工业,陈兴康似乎陷入了困境。 由于上游森林的过度砍伐,中国的另一条母亲河长江,其泥沙已与黄河靠拢。 在木材加工中,森林采伐时,枝、枝、尖、根被丢弃,利用率仅70%; 30%在粗加工中被丢弃; 30%在深加工中损失。 这样,木材的实际利用率往往只有30%-36%。 陈兴康曾多次到山区考察。 他发现,很多守护青山的农民兄弟连“四墙之家”都不是。 他们只是一个棚屋,他们的生活与现代人相差甚远。 1999年,“大亚科技”成功上市后,资金实力显着增强。 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陈兴康带领几位领导领导,花费数月时间,跋涉数万公里,考察安徽、江苏、浙江等地近20家人造板生产企业。 当我走进一些中小型工厂的车间时,我会因为低级溶剂的刺激而睁不开眼睛。 然而,这些设施极其简陋的企业却生产经营红火。 原因是中国蓬勃发展的房地产业增加了许多家庭对人造板的需求。 陈兴康感慨地说:“人造板企业装备水平低,说明我们还有很大的产业规模化空间;人造板市场产销两旺,说明市场前景是有希望的。” 国际国内两大市场考察的结论与陈兴康的预测不谋而合。 陈兴康感动:“欧洲的今天,就是我们中国的明天。大亚涉足木业,必须推出高科技、现代化的人造板项目。一是要振兴中国木业,二是要振兴中国木业。”帮助山区、林区农民脱贫致富。” 何不做一些既振兴国家又振兴人民的事情呢?” 为了将陈兴康董事长的创新理念和前瞻意识转化为科学决策,大亚向欧美多家知名咨询公司发出邀请,最终聘请德国罗兰贝格公司进行投资可行性研究。 罗兰贝格研究报告中透露的信息颇具诱惑力?? 到21世纪初,全球人造板总产量约为1.75亿立方米。 除胶合板因大径圆木供应紧张而萎缩外,中高密度板(纤维板)稳步发展恒青木业,约占人造板总量的1.75亿立方米。 产量的50%; 刨花板发展迅速。 1950年,世界产量仅为2万立方米,到2000年已达到7500万立方米,约占人造板总产量的43%。 全球70%以上的人造板产量集中在欧洲和北美,其中刨花板占全球人造板产量的67%。 从全球范围来看,人造板的发展前景广阔... 与中国现实存在巨大差距,中国林产工业亟待发展: 21世纪初,我国年原木进口量超过2000万立方米。 有关部门预计,到2015年我国木材缺口将达到6000万立方米。这种面向国际市场的进口需求不仅让世界市场难以承受,而且各国不断加大的森林保护措施也将继续抑制我国的进口。要求...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人造板生产线的最佳规模应为年产20万立方米以上。 目前,我国2000多家企业的平均产量仅为1万立方米。 这是市场竞争无序、劣质产品泛滥、消费者投诉普遍存在的重要原因…… 从加强环境保护、使我国森林资源进入有序可持续利用的角度来看,迫切需要发展大型人造板企业... 从引导农民植树脱贫致富的角度,从落实我国最高领导人要求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角度,发展大林木已刻不容缓。规模人造板企业... 罗兰贝格的有理有据的建议和详细的分析报告得到了大雅集团领导层的高度重视。 经过反复论证、研究、分析,大雅在进军木材行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定的一步。 意识创新:与巨人同行 按照常规思维,当一个大企业想要涉足一个新领域或者调整产业方向时,其步骤往往是调研、决策、建厂、生产、营销、销售、打造知名品牌。 按照惯例,一个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从知名度到认知度再到忠诚度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至少需要5年时间,至少需要5亿元的运营成本。 大雅人摒弃了跟风的习惯思维,依靠创新的投资理念和商业模式。 他们采取“携手巨头”的新战略,通过“品牌进入、市场牵引、产业承载、跨越式发展”的战术步骤,揭开了“大雅神话”解读的开始。 “与巨人携手同行”是什么意思? 大雅人回答:纵观国内外企业恶性竞争的历史,最终的结果要么鱼死,要么网断。 即使其中一方取得了一时的成功,最终也会垮台。 因此,最好的竞争策略就是与巨头合作,与巨头携手,与巨头同行,共同发展,创造新市场,拓展新空间,最终实现双赢。 2002年8月,大雅携手国内强化地板第一品牌“圣象”,持有新成立的“圣象集团”60%股权。 新“圣象”凭借资金实力和特色经营,迅速拓展营销渠道和品牌资产。 全国专卖店数量从700多家猛增至2000家。 三年内销售规模增长五倍,2005年实现销售额17亿元,销售业绩在国内同行业中遥遥领先,占据中国市场份额10%以上,被评为“连续两年被国际权威机构评选为“中国最具价值”品牌,位居中国建材类第一,品牌价值已升至380亿。 由此,大亚大大缩短了人造板进入市场、自我完善、滚动发展的时间,以跨越式取代渐进式。 “圣象”与大雅的合作,大大增强了其发展后劲。 品牌、渠道、市场占有率的快速拓展和提升,构成了“圣象地板”在国内地板市场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优势。 地板市场的掌控力较强恒青板材,这也为世界地板行业增添了综合实力。 正因为如此,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会长张森林在文章中评论道:“江苏大亚的产业资本与盛祥的销售网络的整合,是中国林业产业的典型成功案例。” 可以说,这个典型案例完全就是可以用来进入商学院的MBA教材。 2004年,大亚集团、圣象集团与全球三层实木复合地板巨头瑞典“堪舒”经过两年艰苦谈判,成功结成战略联盟。 “康舒”始创于1857年,是世界第一专业品牌。 在全球拥有7家工厂,年销售额1700万平方米,全球市场份额超过17%。 在“康舒”眼里,“大雅”和“圣象”已经是“巨人”了。 大雅、“圣象”、“康舒”一携手,“康舒”专家立即走进大雅的生产企业,生产成本迅速得到有效控制,产品质量迅速提升,并迅速打入国际市场。 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预计未来10年丹阳工厂的产销量将在现有基础上扩大10倍,达到1500万平方米,年销售额达到3亿美元。 创新在行动:高科技现代化 近代以来,人类为了生存而砍伐森林直至精疲力竭,遭遇了大自然前所未有的报复。 发达国家的有识之士最先醒悟,在保护环境和森林方面做出了重大发明,人造板就是其中的重大成就之一。 人造板中的纤维板(中高密度板),特别是刨花板,不仅可以利用森林加工过程中的“三边角料”木材,甚至人工造林时砍伐的小径薪柴,还可以利用城市废木材(如旧门、窗、旧家具等)。 然而,我们不能不关注前进浪潮中的一些漩涡甚至逆流。 全国2000多家人造板企业中恒青十大品牌,大部分产能不足1万立方米,年产5万立方米的生产线屈指可数。 此外,无数地下作坊生产的“豆腐渣板”、“桃饼板”、“渣板”等劣质板材,不仅极大浪费宝贵资源,严重污染生态环境,而且通过恶性竞争严重扰乱市场。 。 影响了人造板市场的健康发展,对我国林产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大亚集团董事长陈兴康斩钉截铁地强调:“大亚涉足中国木业,必须起点高、规模大,必须搞高科技、现代化。 否则,大雅人将会愧对祖先,辜负自己。 后人。” 2003年7月31日,位于江苏丹阳的年产20万立方米高密度板生产线正式投产。 这是当时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生产线,具有当代国际最高技术水平。 其主机连续热压生产线由德国辛北尔康普提供,占全球市场的60%; 比利时Wenk公司提供的综合热能中心可以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废木片、边角料、锯末、沙子。 粉料等废弃物转化为热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双重效益; 奥地利ANDRITZ公司提供的木片输送、切割和纤维热研磨系统可以成功地将木片还原成木纤维,从而优化纤维的质量; 瑞士 孟丹提供的重型砂光系统可对产品进行砂光处理,满足客户的不同要求; 整个系统的全自动化程控系统由具有全球工业自动化水平最高的西门子公司提供。 同时,为实现粘合树脂国产化,大亚与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开发并批量生产对人体无害、符合欧洲E1标准的脲醛树脂,然后达到E0级标准,甚至超过E0级标准,为大雅人造板品质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德国辛北尔康普公司专家在丹阳提供超量生产咨询及回访时表示:“世界上应用消化得最好的辛北尔康普生产线是中国的大亚。” 2004年12月8日至今恒青是好品牌,经过大雅建设者的辛勤耕耘,一座占地450亩、总投资8亿多的现代化企业在金沙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成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沙县。 从头开始,就是被誉为“中国刨花板新里程碑”的大亚木业(福建)有限公司(简称大亚三明)45万立方米刨花板生产线。 该生产线主要设备供应商德国辛北尔康普公司副总裁克拉森先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大雅三明的这条生产线是辛北尔康普第八代产品中的第一套设备。 其技术水平居世界第一。 我们不仅为此感到自豪,更钦佩大雅人“追求卓越、挑战极限”的精神。 该生产线投入正式使用只需要世界领先企业三分之二的时间。 他们超人的速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辛北尔康普的回答引起了笔者的调查兴趣。 走进工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六堆小山般的树枝和木片。 随行人员介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工厂建设开工的同时,大雅人上山示范,收集森林采伐剩余的枝桠和间伐的小径木材。 然后他们到指定点收购,加工成碎片,运回工厂。 他们很快就找到了农民赚钱的方法。 现在,在以工厂为中心、直径200公里的林区里,农民们不断地寻找并向工厂运送物资。 随着森林废弃物的减少,森林火灾隐患也相应减少。 高大的圆柱形设备和一个缓慢旋转的水平滚筒,直径六到七米,长度约二十米,由一些巨大的管道连接起来,雄伟地矗立着。 这是亚洲壮观的热能中心和烘干滚筒。 热能中心向整条生产线供应高温热空气、蒸汽和热油。 生产过程中的所有废料都在这里转化为燃料并燃烧。 各种形状的原材料进入工厂后,除了生产中使用的原材料外,所有废物,包括砂粉、锯末和溢出物,都被转化为热能,为生产过程服务。 什么是综合利用? 什么是循环经济? 这是显而易见的。 从最初的削片机到最后的切割、包装,所有设备的长度都超过一公里。 这些操作均在中央控制室工业计算机的控制下完成,日产量1500M3。 其准确性、科学性、严谨性不亚于现代化钢厂的全自动轧钢生产线。 大亚建设45万立方米刨花板生产线,是中国木业行业的里程碑。 不仅对我国森林资源保护、林产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具有指导意义,不仅对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而且也是为了建设循环经济。 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带动意义,这一高端产品对于改变我国刨花板产品质量差、低价格的市场形象,结束无序恶性竞争,引领我国林产工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创新飞跃:努力打牢基础 大亚集团2002年做出进军木材行业的战略决策时,就把夯实基础、加大林业资源投入作为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举措之一,当即决定投资2.51亿。 这种战略眼光和战略举措在中国企业界似乎没有先例。 大亚在投资项目的选址上极其明智和审慎。 大亚现已建成6条生产线,几乎全部分布在林业资源丰富的安徽、江西、福建、广东等地。 45万立方米生产线位于三明市沙县。 虽然位置十分偏僻,距离福州机场约3小时车程,交通和管理成本较高,但他们认为福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1.52%,位居全国第一。 1、三明森林覆盖率达76.8%,居福建省第一。 林区有大量间伐材、“三剩材”和“次生小薪材”,最终决定项目落户三明。 为了帮助和带动贫困山区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当然也为了自身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大雅还开创了“大雅+公司+农户”的林业经营模式”和“大雅+农民”。 大雅每次到一个地方采购木材原料,都会派出一个小团队,为当地农民示范收集废弃树枝和林材; 同时,他们还帮助当地单位、企业和个人创办森林切片和收购公司,充分发挥大雅与农民之间的桥梁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除了为五省创造4000多个直接就业岗位外,大雅还在物资供应区的物资供应、种植、运输等方面创造了5万多个就业机会。 山区很多贫困农民已经从中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短短四年,弹指一挥间。 “大亚木业”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后起之秀,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第一的木业巨头。 短短四年时间,“大雅木业”的成立真正体现了良性循环经济的完整产业链。 最终产品已从强化地板、三层实木复合地板扩展到实木家具、办公家具、厨房家具等。 家具、欧式家具、现代板式家具; 旗下六家人造板工厂生产中高密度纤维板和高端同质刨花板,进而延伸至上游林业产业,甚至解决“三农”问题,引领贫困线。 山区脱贫致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探索、新成就。 “大雅木业”支撑成龙产业建设的运营模式值得我国大企业借鉴。 到2005年,大亚集团对“大亚木业”的实际投资已达50亿元,这使大亚集团结束了近10年在10亿左右徘徊的业务规模。 第一年业务突破15亿,第二年突破28亿,第三年突破46亿,2005年突破60亿。大雅人预计2006年将接近80亿。 大雅人成功的秘诀可以用大雅集团CEO陈建华的话来概括:我们大雅人有一个特点。 如果我们想做,就必须做第一个,否则就不要做; 谁有创新思想谁就有未来成都大亚板材,谁有创新思想谁就有未来。 谁拥有更超前的创新意识,谁就拥有了世界。 大亚人以“追求卓越、挑战极限”、“奋斗+责任”的企业精神,把无数个“不可能”变成了“圆满”的结局。 广东恒青板材,致力于打造国内环保板材良心品牌。以优品质、高环保、优良的服务为基准,认真做好每一张环保板材,为更多消费者带来绿色、健康。 |